2025年3月以来,国内智能驾驶行业因小米汽车SU7事故而遭遇重挫,公众对L2级辅助驾驶的信任度急剧下降。工信部随后出台新规,禁止对智能驾驶功能进行夸大宣传,车企纷纷调整宣传口径,将“智驾”改为“辅助驾驶”。这一系列事件使得国内智驾市场迅速降温。
反观海外市场,中国Robotaxi(自动驾驶出租车)公司正强势破局。5月6日,Momenta、小马智行、文远知行同步官宣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,向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发起新一轮的冲击。
其中,Momenta与沙特NEOM合作建设的沙漠测试基地,积累的无图技术数据已完成欧洲10个典型城市的虚拟仿真验证,计划2025年底在慕尼黑、巴黎启动全无人路测。相较Waymo在慕尼黑耗时18个月完成城市适配,Momenta通过复用国内130余款量产车型积累的30亿公里真实驾驶数据,将新城市落地周期压缩至6个月,效率达传统方案3倍。
小马智行采用地平线征程6芯片与禾赛AT128激光雷达,硬件国产化率超90%使单车成本降至20万元,较国际竞品低60%。这直接反映在运营表现上,其悉尼Robotaxi服务用户复购率达73%,夜间订单占比突破40%,远超Waymo One在凤凰城55%的日间复购率。
文远知行通过将用户运营、车辆调度交由Uber处理,其技术迭代效率提升3倍。该模式在法国德龙省得到验证,与雷诺合作的前装无人小巴实现1.5欧元/公里收费,低于当地人工驾驶成本20%,日均订单量达200单,成为欧洲首个实现规模化运营的无人驾驶付费项目。
基于这些优势和案例,此次Uber选择更具性价比的中国方案顺理成章。
据摩根士丹利2025年4月报告预测,2025-2032年全球Robotaxi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64.1%,其中中东市场以83%的增速领跑全球。这与中国这三家智驾公司的出海节奏与区域增长极高度契合。
文远知行2025年底前将在中东与Uber合作部署5万辆无人车,依托“通用自动驾驶平台”实现Robotaxi与无人小巴全场景覆盖,单日服务能力突破200万人次,覆盖阿布扎比、迪拜等15个中东核心城市;Momenta在欧洲启动“无图技术规模化验证”,服务覆盖区域超5万平方公里,通过复用国内130余款量产车型积累的30亿公里真实驾驶数据,新城市适配周期压缩至6个月,效率达Waymo的3倍;小马智行2026年在澳新市场新增1,000辆全无人Robotaxi,单车辆日均运营时长超16小时,日均营收达380澳元(约合人民币1,800元),覆盖悉尼、墨尔本等核心城市的机场、CBD及居民区。
如今,中国智驾公司正凭借Robotaxi领域的快速布局,获得资本热捧。文远知行、小马智行于2024年10月和11月先后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;Momenta于2024年6月获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,但截至2025年4月尚未完成IPO。
高盛2025年5月报告指出,得益于在中东(占当地市场40%份额)、欧洲(覆盖20%主要城区)、澳新(市占率超35%)的先发优势,中国企业有望在2030年前占据全球Robotaxi市场32.7%的份额,成为行业规则重要定义者。
本文为福布斯中文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如需转载请联系wechat@forbeschina.com